当前类别
必发官网富士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3-22 23:34:24

  公司主营业务为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止报告披露日,公司共发布十三项IEC国际标准,是我国射频连接器行业拥有IEC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公司作为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防务、航空航天等领域,各类产品出口至欧洲、东南亚、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产品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通信行业,主要客户包括华为、RFS等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厂商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内大型集团下属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公司核心技术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作为5G新基建配套射频连接器核心供应商及重点防务配套企业,在关键元器件研制方面做出贡献。公司作为航天互连产品配套的主力供应商,为卫星通讯、载人航天、外太空探测等领域提供配套。随着公司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公司在保持通信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将进一步开拓在航空航天、商业卫星、轨道交通、医疗设备等市场领域。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公司设主管副总经理,全面负责营销工作,下设市场部负责国内及国际市场营销业务。针对国内业务,形成了拥有12个办事处的销售网络,并在重点客户区域如北京、成都、南京、苏州建立了异地研发中心,配备了能力优异的研发工程师;针对出口业务,公司通过自身开发及中间商进行海外市场拓展,由公司向海外客户直接供货。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的销售收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公司现已掌握了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制造核心工艺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射频连接器特别是微型连接器的生产技术经验。标准制定方面: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参与制、修订IEC国际标准16项(其中:主导制、修订14项,参与制、修订2项),其中13项已经发布;国家标准方面:公司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其中:主导制、修订6项,参与制定4项),均已发布;国家军用标准方面:公司制、修订国家军用标准22项(其中:主导制、修订国家军用标准10项,参与制、修订国家军用标准12项),其中19项已经发布;行业标准方面:公司参与制、修订通信行业标准3项(其中:参与修订1项,参与制定2项),均已发布。地方标准方面:公司主导制定1项,已发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有效专利18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164项、外观专利1项。在资质及获得荣誉方面,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是陕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西安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A级”、“陕西省质量管理奖”、“西安市质量管理奖”等荣誉。2021年公司被列入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全国第二批“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公司凭借优秀的成长能力和创新实力,获得了资本市场和权威媒体的认可,荣获第25届上市公司金牛奖评选“2022年度金牛小巨人奖”、第十七届上市公司价值评选“北交所上市工作价值10强”、“北交所最具投资价值企业”、“专精特新优质企业”;同时,凭借优秀的公司治理能力及规范运作能力,荣获“2022年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优秀单位”、“2023年度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案例”、“2023年上市公司董事会典型实践案例”;公司管理层荣获“北交所优秀企业家”、“北交所优秀CFO”、“董事会秘书履职3A级评价”荣誉称号。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公司在航空航天、5G-A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挖掘,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储备。在2023年,公司重点在商业卫星、5G-A、量子计算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基于射频传输方面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技术的纵向深挖和横向扩展。公司在HTCC、射频高速、毫米波无源器件、高密度互连、耐高温环境、轻量化等领域,产生了涵盖设计、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十多项。公司主要核心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制定中长期技术发展的规划,并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建立了多个细分领域的技术开发团队,同时依据地域性的资源差异在异地设立多个研发中心。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知名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加速了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进程,提升了技术创新效率及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不断拓展集成类、天线类、测试类、低成本类、低温超导类产品。在宇航领域,公司开发了多款应用于商业卫星的低成本、高可靠互联产品,形成了全套商业卫星用射频连接解决方案;在防务领域,公司在毫米波工艺研究、微波网络集成化设计方向上得到加强,继续向高频化、集成化、轻量化、耐高温、超稳相方向发展;在民品领域(含出口),公司在多个低成本连接方向上进行了设计、材料、工艺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技术积淀。同时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通道射频连接器MQ系列进行了扩展;在无源器件方面,公司持续增强微波器件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并不断向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在“学习提升、开拓创新、全员市场、技术引领”的经营方针引领下,不断拓展新领域,布局商业卫星市场,持续拓展国际市场;公司坚持提升技术引领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核心能力迈上了新台阶,承担和完成了许多航天、防务工程的配套,为公司持续稳步经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了战略管控体系,对《中航富士达十四五战略规划》进行了回顾,为公司未来发展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公司制定了《产业拓展重点项目管理办法》,以项目管理为抓手,规划了产业拓展重点项目,储备了发展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开展市场开拓,公司继续深耕防务市场,围绕大客户需求与客户开展了多个重要项目的联合研发,形成了与客户的深度合作,提升了客户黏性,在防务大客户方面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公司保持了在宇航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对商星市场的提前布局及能力储备,实现了商星领域订货的稳步增长;公司在舰船领域实现了进展并取得了多家航天系统客户的资质;公司在民用通讯领域围绕华为、中兴等大型通讯厂商的需求,提升了响应速度。公司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实现了配套输出,成为新的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了研发管理体系,优化了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了异地研发中心,推动了技术支持市场,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运用体现多劳多得、市场价值导向的薪酬制度调动了研发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公司的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交付提升工程,整体交付履约率取得了持续改善,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公司实施了质量专项提升工程,采取过程质量管理、标准三率等质量管理要求和工具,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公司加大了技改项目投资力度,重点推进机加产能扩充、实验检测能力提升、新品产线设备布局和生产自动化改善等工作,通过设备仪器的陆续投入使用,提升了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公司优化供应商资源,强化物资供应的过程管控,提升风险预估能力,提升物料上线优良率,增强了物料供应保障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成本效率工程,逐步构建有效衡量成本效率提升的指标评价体系,以重点成本效率提升项目为牵引,各主价值链业务有效协同,建立涵盖主价值链的成本决策知识库,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常态化成本管控机制,公司成本管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在人才保障方面,围绕公司重点项目、重点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选拔,挖掘到高素质、有竞争力的人才,加强了攻克重点方向的技术能力。在产教融合方面,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等4所院校共建就业见习基地,与西安文理学院签署了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及成果转化项目协议。报告期内,公司党建、审计、安全、环保、保密、法治合规管理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37,596.47万元,较期初减少1,813.31万元,下降1.30%。其中流动资产总额95,258.26万元,较期初减少6,714.39万元,下降6.58%;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2,338.21万元,较期初增加4,901.08万元,增幅13.09%。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48,516.25万元,较期初减少12,872.11万元,降幅20.97%。其中流动负债42,949.66万元,较期初减少15,229.18万元,降幅26.18%;非流动负债5,566.59万元,较期初增加2,357.08万元,增幅73.44%,主要是为满足日常经营所需,取得一年期以上借款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14.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6.07万元,增幅0.82%;报告期内营业成本47,680.11万元,较上年减少1,306.65万元,降幅2.67%。本年实现净利润15,542.94万元,较上年增加361.10万元,增幅2.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617.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4.67万元,增幅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257.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83万元,增幅0.35%。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1.9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23.7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519.01%,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分配的现金股利较上年同期增加2,042.66万元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小型化大功率互连项目及其他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为公司产能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报告期内研发投入7,298.48万元,多功能连接项目、测试类产品项目、低成本板间互联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受益于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连接器下游应用产业快速发展及需求增长,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根据Bishop&Associates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全球连接器市场已从2018年的667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841亿美元,期间CAGR达到6.0%,下游终端市场规模增长与技术迭代将推动连接器市场持续扩大,预计2023/2024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00/954亿美元。2023年,北美和欧洲预计将占全球连接器销售额的45%,而亚洲市场预计将占50.1%,中国虽然仍是全球最大市场,占全球连接器市场的30.9%,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且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面临诸多国际和国内因素的作用,如全球经济放缓、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地缘影响越发严重、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芯片断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另一方面由于国产连接器厂商争先提升国内的认可度以及抵挡产业低潮,造成行业出现过度竞争、无序竞争的问题。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网络底座进一步夯实,网络应用不断丰富。相较于2022年底的231.2万个,新增了近106.5万个基站,创下了新的纪录。2023年中国航天全年完成67次发射任务,创造了历史新高。中国航天2023年在载人航天、可复用航天器、重型卫星、巨型互联网星座等前沿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卫星互联网在全球覆盖、6G通信、特种通信等方面战略价值凸显,近年来各国低轨通信卫星组网部署明显加速。我国卫星互联网起步较晚,近几年国内互联网发展提速,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突破将持续催化互联网产业。政策上,工信部积极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多个地方政府加快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完善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布局。技术上,我国火箭发射能力和卫星制造水平不断提升,GW星座和G60星链发星加速,华为Mate60pro等5G卫星双模手机加快卫星通信在智能终端的应用。我国已着手构建自己的低轨卫星通信网,拟在近地轨道建立由2.6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覆盖整个地球。2023年7月、11月和12月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试验星,标志着我国在卫星互联网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防务领。


必发官网 上一篇:高速铜缆互联(高速背板连接器) 下一篇:线年度财报:宝胜股份、精达股份、长缆科技、安靠智电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1061号